步步惊心的品牌之路
纵观2023年的“宁波品牌百强榜”,有54个品牌的排名下降,其中下降位次最多的是慈星,从第30名下降了29名至第59名,位居品牌排名瘦身榜榜首,其次是利时和首旅南苑,分别下降了27名和26名。此次“2023宁波品牌百强榜”中有36个品牌的品牌价值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维科,下降率高达36.43%。除了维科,下降率超30%以上的品牌还有慈星和旦可韵,分别为36.08%和31.51%。值得关注的是,慈星、维科、利时、龙元、华茂五个品牌同时上榜了品牌排名瘦身榜和品牌价值瘦身榜。
慈星的品牌价值从35.2亿元下降至22.5亿元,位居品牌价值瘦身榜第二位,同时也位于品牌排名瘦身榜的第一位。从早期的手摇针织横机到半自动针织横机,再到后来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慈星研发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可实现远程云端管控的新型智能针织装备。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制造型品牌的销售增长遇到了挑战,目前慈星已经销售了30多万台设备,随着交付的机器数量日渐增长,服务团队也日渐庞大,人员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牌价值缩水36.43%的维科于1998年国企改制上市以来主营高档家纺产品、纱线、针织服装、面料,鉴于长期受主营纺织业务拖累,自2016年起就开始谋求转型,积极布局能源业务,截至2018年底,基本将纺织业务相关资产剥离,主营业务转向能源领域,成为集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科技型品牌。不过,维科的转型并不成功,新业务依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原最大客户金立手机破产倒闭,导致与“金立系”业务锐减直至中断,造成营收大幅下滑。
创建于1993年的利时是专注于塑胶和五金家用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大型工贸一体化品牌。近年受汽车业务影响较大导致品牌业绩波动严重,由于行业政策的影响,导致2021财年利时集团控股汽车业务计提了18.66亿元减值损失,成为年度巨亏的最重要原因。待相关政策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在停摆一年后,从业人员大量流失,疫情影响,传统汽车行业整体走弱,为促进销售,加大优惠力度,价格劣势日益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品牌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龙元建设是长三角建筑市场最大的民营施工品牌之一,上市后,龙元集团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运作,通过收购等投资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切入建筑产业链的上下游。2014年,龙元集团抢滩PPP业务市场,开始走上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短短5年时间,龙元集团不断突破创新,发展为PPP民营龙头品牌。不过,由于PPP项目遭遇寒冬,加之作为上市公司的龙元近年来几度因自身受到环境处罚而登上风险榜,品牌价值缩水率达22.73%,在“2023宁波品牌百强榜”中位列第90名,差点跌出榜单。
经历过过四次转型、三次制度改革的华茂以做工艺竹编起家,从1971年到2021年,50年大浪淘沙、风雨兼程,华茂书写了一部中国民营品牌的成长“神话”。为更好地谋求发展,华茂不断投资新兴项目,将新产品整合进华茂教育产业链的模式,令华茂的产品和商业格局得到了良性拓宽和升级,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尽管如此,疫情也对华茂品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品牌价值从19.4亿元跌至15.3亿元,品牌缩水率超20%。
能够上榜“2023宁波品牌百强榜”的品牌固有其优秀之处值得其他品牌学习,但其中真正能称之为世界级的品牌寥寥无几,尤其现如今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如何打造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宁波品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