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田”到“丰收地” 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交出硬核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02 点击量:68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迎来设立5周年的重要时刻。5年来,宁波片区交出了一张从“试验田”到“丰收地”的亮眼答卷。
自2020年8月30日扩区设立以来,宁波片区依托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独特优势,肩负起建设“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战略使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突破关键性制度瓶颈,形成了3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从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到落地全国首个余额管理制QFLP专用账户,从建成全球首个商品二维码全程信息数据库,到设立全国首个“地检融合”移民服务中心,宁波片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五年磨一剑,书写了新时代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硬核答卷。
制度创新结硕果,开放能级再跃升
5年来,宁波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多个领域突破关键性制度瓶颈,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宁波经验”。
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领跑全国。全国首创的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先查验后装运”模式,实现仓内货物“一站式通关”,被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新能源车出口监管集成创新助力2025年上半年宁波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超10万辆,激增275%。
建成国际首个商品二维码全程信息数据库,制定全国首个市级地方标准《进口食品溯源二维码应用规范》,全区GM2D转码赋码量累计达2.06亿枚。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试点政策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北仑区离岸贸易收支规模达35.5亿美元,同比增长41.4%。
投资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成功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经验做法获国务院肯定。全国首创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确权,颁发全国首本国有建设用地地下洞库三维不动产权证书,节约地表土地近3000亩。
航运服务规则创新贡献“宁波方案”。全国首创抵港外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检查”“临开不查”机制,在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地区)推广实施。“中国边检登轮码”“空中政务走廊”模式被国家移民局在全国复制推广。
跨境金融开放走在前列。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突破37.2万笔、1118.34亿美元,入选商务部第五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实现优质企业跨境贸易结算“秒申请、分钟办”。落地全国首个“余额制”管理模式的QFLP基金,累计募集境外资金3.1亿元。
截至目前,宁波片区累计形成31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53项入选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33项被认定为全国首创,制度创新的“苗圃”正在成长为茂密的“森林”。
经济动能澎湃,“硬核”实力彰显
制度创新的软环境有力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硬实力。5年来,宁波片区所在的北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核心引擎作用凸显。
经济总量与质量双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020.5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3035.04亿元,总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从4085.55亿元增长至5857.2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902.69亿元增长到1072.57亿元,两项总量均稳居浙江省各县(市、区)第一。
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攀升。外贸进出口总额从3147.9亿元攀升至5109.23亿元,2024年增速高达13.5%。2024年限上大宗商品销售额突破1.9万亿元,占全省约15%,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港口“硬核”力量更加彰显。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2025年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中跃居全球第七,实现“五年四跃升”。
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国际航运与大宗商品枢纽地位巩固,落地全球第一大海运公司地中海航运首个中国项目。建成华东地区最大LNG保税仓库,保税LNG加注稳居全国前三。
先进制造业筑基强链,形成绿色石化、汽车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链,以及8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28家,其中产值超百亿企业10家。
新型贸易蓬勃发展,中东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2024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达561.3亿元,增长11.2%。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连续8年居全国各综试区单区第一。
绿色自贸建设,绘就生态画卷
宁波片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全过程。宁波片区所在的北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8年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4年蝉联“大禹鼎”金鼎,成为全市首个获评“一星金鼎”的区(县、市)。
入选全国首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获批新污染物治理、环境健康友好等国家试点。创新推出“绿岛”模式破解工业集聚区环保管理难题,3项案例获生态环境部自贸高质量发展案例。一体推进降碳与治气、治水、治废,构建区域“代谢闭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并进。
建成投用全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为港口绿色转型提供示范样板。宁波舟山港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4%,岸电覆盖率100%,碳排放强度连续3年下降,入选全球港口绿色发展十大案例,向世界展示了绿色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站在新起点,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
“我们正在研究谋划宁波片区‘十五五’发展规划,重点将推进五大领域创新探索。”在近日举行的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设立5周年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座谈会上,宁波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面向“十五五”,宁波片区将重点推进以下五大领域建设: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建设方面,探索设立宁波仓单登记系统,推进仓单标准化、电子化,争取保税LNG、国际铜等交割库资质;在新型国际贸易集群发展方面,扩大跨境电商进口品类,拓展离岸贸易平台功能,争取对优质企业豁免真实性审核;在国际港航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创新多式联运监管模式,探索绿色甲醇等新型船舶燃料加注试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方面,推动区港一体化管理,开展汽车零部件保税再制造业务;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深化跨境投资便利化试点,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账户,推动贸易单据数字化。
宁波片区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浙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